上思縣陸氏源流
宋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廣西發(fā)生儂智高之亂。宋狄青元帥奉命率軍前往廣西平亂。時為宋軍副帥的我太祖陸龍陸虎兄弟隨狄青元帥同往。平定廣西儂智高之亂后,主帥班師回京。我太祖陸龍陸虎兄弟留于廣西;其子總州長州權(quán)州封為頭目,留于廣西墾屯戍邊,為上思及周邊縣市播下了繁衍陸氏子孫的種子。太祖陸龍陸虎之長孫玄扶帶兵鎮(zhèn)守上思,于駐扎軍隊的北鄉(xiāng)界牌山的婆寨,創(chuàng)立新屯,即現(xiàn)在的枯蓬屯,于是枯蓬屯便成了山東籍上思陸氏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源頭。
隨吟一首
(陸良珊題)
劍箭雄姿共畫屏,青州白馬弟兄兵。
滄桑漸隱青松茂,創(chuàng)史源流照汗青。
關(guān)于太祖陸龍陸虎隨狄青元帥來到廣西參加平亂史實,枯蓬清代庠生安慶公,華蘭六品把總琨玉公傳留下來的兩本遺作都有詳細(xì)的記載?,F(xiàn)摘要于下以惠子孫。
維我由陸臣至琨玉、安慶,算有十五代,由宋皇佑五年至明朝弘治十八年有五百余年,由陸臣至尊賢之子曰秀棠、秀棣十九代,由明朝弘治十八年至民國十九年四百四十六年,由宋至民國一千余年,若言隨馬伏波來而不是隨狄來,馬伏波是東漢光武之時人,伏波為光武之人,由光武至漢朝,未有高噩州,至宋乃有高噩州,此是隨狄青之證據(jù)也。
一
祖籍山東隨狄來,青州白馬是根荄。
玄扶以后十余代,宗譜失傳莫可猜。
二
宗譜失傳莫可猜,陸臣以下有安排。
相承世系成循序,逐代注明示后來。
三
虛度光陰七十年,全無本事對人言。
而今修訂吾宗譜,只望相傳不可湮。
以上絕句均是安慶題
四
原籍山東太祖來,青州白馬子孫荄。
玄扶至此十余代,幾多文武職官員。
此七絕琨玉題
陸成林改名梁有成,原本陸氏人,隨母改嫁到那樂村梁姓為子應(yīng)試遂入黌門。有感而吟一絕以為記。
憶昔喬生售子梁,有心偏嗜戰(zhàn)文場。
名成也是陸宗蔭,採盡池芹兩姓香。
此亦安慶題
憶我太始祖陸氏原自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白馬院(村名)而來,所因宋朝仁宗皇號曰皇佑,是時皇佑五年,奉旨命元帥狄青五虎平南,率黃、郭、鄧、陳六家並我太始祖陸龍、陸虎兄弟均是副帥帶兵隨后,于湖廣地界安營(即全州),在黃梅嶺開刀殺服交夷,交夷遠(yuǎn)遁,即時行文上奏立桂林府。次移兵到河邊立蘇州。又駐河邊安營立永??h。又追蹤到忠州討伐儂智高賊巢,連接大破,急追蹤到第二柳營,又奏本立雒容縣。又追蹤到鎮(zhèn)營,立柳州府,立來賓縣,立遷江縣。以黃家將為土官,各將跟隨主帥,追蹤交夷到履嶺鐵山,適交王走獅子山,于是移兵至弄懷立寨,各將把守不能擒獲,亦不退后,只分營鎮(zhèn)守隘口,時交趾王不走得脫。主帥又更深加入到太載山坡駐扎,大兵鎮(zhèn)守,征剿掃平,蠻夷賓服,此年年進(jìn)貢,歲歲來朝所由來也!誌書、土司宗譜、銅板可為證。當(dāng)時主帥退獅子寨立我高噩州,并立黃家將為土官、陸鄧謝三家為頭目。我太始祖陸虎之孫陸玄扶駐扎我州,招民開坡造田為業(yè);次孫陸玄勝帶兵往隆安縣鎮(zhèn)守,亦招民開坡造田為業(yè);三孫陸玄亨往思明府鎮(zhèn)守,亦招民開坡造田為業(yè);四孫陸玄生跟隨主帥轉(zhuǎn)回南寧迄后退回原藉。凡帶兵鎮(zhèn)守為頭目者俱是千總,帶兵各處鎮(zhèn)守,立為三十六頭目,二十四尚官,散處把守左江。我祖玄扶把守我州,自招民丁跟隨守地界。于北鄉(xiāng)近忠州地界土名婆寨界牌山(今即枯蓬村)居住,招得黃蒙楊石串韋許隆八家共二十余丁開闊成田佃耕,并下石牌為界。又往近宣化之地界崠心、那惰、那倆村開闊成田,招得佃耕十余人。以米合、龍達(dá)為界。又察過宣化淰應(yīng)下石牌為界。又在安民山土名那慶村招得十余人佃耕,又有界牌。再各立村、大滕村、上民下民兩村,招得班林韋劉四家人開造成田佃耕。又過淥零山立地堂村、花堂村,以潘漠為界。又到高頭嶺板權(quán)淰紅村均有至界為定。又到淰良村得糧二合,招民開闊成田,得寧家姓人佃耕,以上各村之田均是我祖玄扶之份下管業(yè)。
再考說玄扶之父名總州,立為尚官,招得民丁壹佰二十名跟隨至尚把守,玄扶帶兵回州后建立功勞,另外賜田北鄉(xiāng)崠律村(注位于逢通糧站與百馱六韋屯之間,舊時已自然消失,新中國成立后,遺址尚依稀可見。)開闊成田,招得韋農(nóng)區(qū)磨四姓人佃耕。各鄉(xiāng)淥望村得田糧二合,三華村、那派村得大塘各壹口。平錢村、那秘村、柳橋村三村共糧四升二合。又于西邊高床村得田糧二合,招得方黃二姓人佃耕。又向西左渠立村,招民開闊成田佃耕,得方黃二姓人:又到西右賴律村開造成田,得羅韋二姓人佃耕。自此回州同土官料理公務(wù),登部清楚,交由子孫管業(yè)。是時已六十余歲,未幾而卒,葬于北鄉(xiāng)那下村渠袍山,自死之后子孫仍繼為頭目。由宋朝皇佑五年至弘治年間,有五百余歲,土官黃瑛死,其子黃富黃鋆爭印斗殺,嫡母不已,投印于江潭,兄弟投河撈印俱亡。地方無官,各頭目之子孫仍照先人率帶士兵守界,遷隆尚官欲爭估而不能。州屬事務(wù)、銀糧料理收完,,解送上獻(xiàn),我祖陸求、陸臣兄弟偕各頭目等同肩此任。至弘治十八年,高噩州改為上思州,換漢官來接任,誌書可證。至后三年即正德二年官衙創(chuàng)造落成,今大堂有碑可稽,由是奉公文即造立冬立戶,我祖陸臣公立北三冬,陸臣戶糧共六十余兩。至嘉靖元年,南寧查各處,改流土官銀糧之額,上思州納壹仟肆佰捌拾兩零捌錢陸分柒厘,新米十五斗零壹合。萬歷三年,廣西省文書到南寧府,遞到上思州飭立三百六十戶,帶里帶甲四百戶人丁。我祖自置田坵并承糧田四處皆有。
由陸玄扶公至陸臣公已有十余代,宗譜蟲打蠹蝕,簡斷編殘,人丁分枝以上十余代無可稽考。吾宗族有知,匡其不逮。慶、琨二人先前聽父老所傳聞,吾族分枝各處鄉(xiāng)村于下:
南鄉(xiāng)枯民村、那並村、及貫村、那內(nèi)村、霸菽村、那蕩村、南廂州舊村、三華村。
東鄉(xiāng)那秘村、枯民村、枯烹村、汪曉村、寺城村、江那村、城內(nèi)村。
北鄉(xiāng)那下村,那兩村有壹枝分下西鄉(xiāng)淥利村安居樂業(yè)。那琴村、牌子村、夏英村,又分枝出忠州地名琴凡村、雷粘村、那篤村,又分出新寧地名渠樓村、黃章村。
西鄉(xiāng)達(dá)丁村那根村那樂村路懷村亭橋村那況村那柳村派蔞村上灑村雙柳村窗樓村念板村霸潭村叫葛村馱卜村枯龍村上巳村厄懷村。淥利村由北鄉(xiāng)那倆落下安居樂業(yè)。
又有壹枝陸萬安三公移去廣東防城縣竹圍村安居樂業(yè)。又有壹枝分下遷隆汪離村淥烹村平因村那蘇村又有壹枝分下思樂縣平個村那惑村那吞村那篤村板祥村又有壹枝分下明寧縣思明府。
世代云遙人丁繁衍不能考查,約畧于示后裔子孫,不忘其本云爾。今將陸臣公之子孫記名開列于下(注:下文開列子孫的名字。本文略。)
今查有一祖墳,名陸0恩公,勒碑為記證,現(xiàn)葬于高噩州之平陽穴場,茲有碑據(jù),即是太始陸龍陸虎公所生下脈親支荄裔。由陸龍、陸虎兩公算上者有十余代子孫,其宗譜由祖上失落,但無稽考。陸0恩之墓葬于南廂州舊村,平陽穴座南向北立午山子向分金。
(摘錄至此)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jī)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