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家族簡介
前言
近幾年來尋根問祖之風(fēng)盛行,一些海外人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尋訪祖地祭奠先靈,有關(guān)部門則順勢倡導(dǎo)鼎力相助,此風(fēng)教人敬祖。育人從善,促人孝行,無論是對社會風(fēng)氣的凈化,還是和諧社會的建設(shè),都是大有好處的,真可謂善莫大焉。
巴氏家族源遠流長,先人之中,既有武功超群威震海內(nèi)的武將,又有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的文人,有名齊仲景妙手回春的名醫(yī),又有善于辭令,樂善好施的賢哲,真是英才薈萃,人才濟濟,遺憾的是先人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不見經(jīng)傳的居多,在我國史冊上更難查詢,我巴氏家譜早已失傳,許多遺聞奇事只能從老人口中獲得,但既能多代流傳至今鮮活不衰。足以見其不是空穴來風(fēng)。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實可信的,現(xiàn)在我不思淺陋,將其整理成冊,作為我向同族者獻上的一份薄禮,亦可作為啟迪后生研讀我民族史的引玉之磚。
我才疏學(xué)淺,孤陋寡聞,朽年提筆更覺力不從心,雖勤之勉之,謹(jǐn)之慎之,亦難如君意誠惶誠恐,不吝賜教。
巴氏淵源
看今朝蒸蒸日上。憶往昔寵辱不忘,由此追溯到我們家族的久遠,先人們既有英雄的壯舉,又有更多的困惑,有些還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據(jù)老族長生前傳述:吾原籍滎澤,祖籍乃禹縣南巴莊,先祖巴汝宏,相貌堂堂,文采超群,剛正不阿,所生四子聰明俊美,好學(xué)善良,事事順心,舉家歡樂。
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先祖因朝廷追究一樁重案受到牽連,似有犯上作亂之嫌,滿門抄斬之罪,雖屬冤案,但要昭雪勢必登天還難,消息傳來府上一片混亂,一發(fā)千鈞刻不容緩,此時,先祖心亂如麻,思緒萬千,他臨危不懼做出決斷“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首先先祖在塋地埋一 空墳作為替身之法,而后毅然帶領(lǐng)兩個孩子逃出家鄉(xiāng),留二子侍奉高堂,不想先祖離開故居,遙無歸期,屈指算來一十四代未曾還鄉(xiāng),直至1998年,我巴氏家族才開始投宗認(rèn)祖,互相往來,宗親相見,悲喜交加,感慨萬千,此乃后話。單說先祖帶領(lǐng)兩個孩子逃出家鄉(xiāng)有親不能投,一路跋山涉水,風(fēng)餐露宿,歷盡艱辛,終未找到安身之處,不覺滿目凄然,忽一日來至溫集先祖略受風(fēng)寒,在此稍停數(shù)日,發(fā)現(xiàn)這里民風(fēng)淳樸,人心善良,遂在此安家落戶,先祖經(jīng)營有道,治家有方,很快就站穩(wěn)了腳跟,幾年時間即置買地800余畝,(現(xiàn)有巴家過道為證)。
此后幾經(jīng)周折又遷居齊莊,齊莊成了巴氏子孫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是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它南有丑河,北有滍水。似兩條青龍奔騰東去,匯流于下石橋村,村子?xùn)|北有龜山,西北有魚山。高高矗立在滍水南岸,閱盡人間春色,中間是千頃良田,可謂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先祖一眼就看中了這片沃土。遂遷居此地,安居落業(yè),休養(yǎng)生息,并立下家規(guī):誠信為做人之道,勤孝為立家之本。數(shù)年后生意興隆,牛肥羊壯,五谷豐登,財源廣進,自此巴氏家族日漸興旺。
先祖巴汝宏之長子名玉池,玉池生一子名廷文,繼一子名廷選,那么廷文和廷選的兒孫是誰呢?因年代久遠,中間傳人已,失去記載,他的后人現(xiàn)有:巴玉富,巴保成,巴建功及其子孫。
老三門的來歷
先祖巴汝宏之次子,名玉昭,玉昭生一子名廷壁,名醫(yī)廷壁生三子。即長子喜孟,次子喜孔,三子喜賢。此乃老三門之來歷,在歷史的長河中,長門喜孟的后代和三門喜賢的后代或因時代動亂,或因水旱災(zāi)害,所以這段家史已失去記載,現(xiàn)如今長門之后有巴全,巴淘氣,巴懷榮,巴懷芳,巴栓榜,巴四元,巴希中及其子孫,三門之后有巴五營,巴松山,巴聚良,巴聚成及其子孫。
老九門之由來
老九門原是老三門的一個支脈,是巴喜孔的后代,喜孔單傳一子?xùn)|魯(名醫(yī))東魯生二子,長子全孝,次子全德。次子全德無后。長子全孝生九子,三女,十八孫。九子:良,舉,順,方,寬,祿,尚,克,吉。十八孫:念章,典章,孟章,文章,同章,應(yīng)章,欽章,金章(耀章),玉章,萬章,燦章,魁昌,魁耀,在朝,曾朝,奎忠,奎壁,奎喜。當(dāng)時巴全孝家族已是財源廣進,人丁興旺,子孫中人才輩出,其中有兩個武舉,兩個秀才,兩個貢生,在鄉(xiāng)鄰之間獨領(lǐng)風(fēng)騷,交往中多是達官貴人,社會名流、聲譽越來越大,親朋好友也對此贊不絕口,日月交替,流傳至今即所謂的老九門。
回顧先人功德
齊莊這塊沃土,養(yǎng)育著勤勞的巴氏家族,他們勤奮勞作,創(chuàng)造了光輝的業(yè)績,英雄人物層出不窮,他們的壯舉為后代子孫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永遠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巴全孝字端元生于乾隆26年歸真于咸豐元年他精通醫(yī)術(shù)內(nèi)外兩科有藥到病除之方起死回生之術(shù)聞名遠近患者絡(luò)繹不絕。有一次先人巴全孝為買土地一事去汝州打官司,發(fā)現(xiàn)衙門一片混亂,打聽方知州官老娘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后經(jīng)衙門伙夫推薦巴全孝前去診斷,因其衣著簡樸,遭眾醫(yī)生鄙視,但先人不以為然,給老太太切過脈后開了一藥方,并胸有成竹的說:“喝完藥后不出一個時辰病情就會見輕,病人即會進食?!惫黄淙?,天將黑時老太太清醒過來說要喝湯,州官大喜,眾醫(yī)生則面面相覷,悄悄退出,州官感激不盡,以上賓相待。次日先人的名字傳遍全城,后先人要走,州官挽留不住,遂以黃金白銀酬謝,先人分文不要,州官無奈親派人馬把先人送回家中,老太太告訴先人公文已到,官司已經(jīng)贏。爾后州官又親臨府上送一金字紅匾,上書“扁鵲在世”四個大字,自此巴全孝名聲大振。先人巴全孝一生樸素,克勤克儉,治家嚴(yán)謹(jǐn),教子有方,他天資聰明。喜誦詩文,雖未游畔名列,誠信經(jīng)營田地,一生中置買田地50余頃,建造樓房20余間,其他清堂瓦舍不計其數(shù),成為一家名門大戶。
三門“順”之子巴魁武,巴魁聚。兄弟二人身高八尺威風(fēng)凜凜,兩臂有千斤余力,用一把大刀重240斤,刀法精煉,武藝高強。中為舉人。名揚四海,門前放有二塊制石,每塊重480斤,專為舉人練功所用,練時巨石在渾身上下翻騰如同玩花一般,后兄弟二人會師京都,巴魁武被主考官看中內(nèi)定為武狀元,不幸在練武時臂膀扭傷,造成終身遺憾,雖未及弟,但已譽滿京城,舉人門前樹立四根旗桿高二丈有余,上有斗篷。舉人雖為武將,但性情溫和,心地善良。待心寬厚,深受鄉(xiāng)民愛戴,卸甲歸田后常跟佃戶一起出門賣糧。一次舉人出外賣糧,車行李河店,過橋時遭一群惡棍的訛詐,舉人好話說盡均遭拒絕,無奈動手還擊,惡棍哪是對手,一時被打得頭破血流,跪地求饒,加上此地縣令是舉人年兄,這些惡棍都受到懲罰,還在橋頭立碑紀(jì)念,上書:“舉人巴魁武到此一游,并為本縣懲治惡徒掃清孽障,為表本縣敬意,特立石記之,即日起私橋改為官橋,來往客商過橋一律免收橋錢,違令者嚴(yán)懲不貸,縣令張守義立”從此道路暢通無阻,路人皆大歡喜。
越明年舉人和佃戶又一起外出賣糧食,當(dāng)行至上蔡縣地界,天降大雨,大路積水,旁邊小路可以行走,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怕莊稼被攆不讓通過。舉人說我只用一個車輪便可通過,絕不攆壞莊家,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想看個究竟就同意了,這時牛把式已做好準(zhǔn)備,一個車輪走在小路上,另一個車輪由舉人一手拎起來,很快牛車就過去了,老鄉(xiāng)驚呆了,大喊英雄放下,并跑上前去賠禮道歉,連聲說“佩服佩服”,這時當(dāng)?shù)剜l(xiāng)紳陳思友和一群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也聞訊趕來,他們把舉人圍了個水泄不通,都想看看這位英雄,陳思友把舉人請進家中并設(shè)宴款待,兩人情投意合,徹夜長談,結(jié)為金蘭,而后又為舉人樹碑立傳,碑文中寫到:“武舉巴魁武押糧車行至上蔡地界,路過莊稼地小路,單輪行車田苗無損,留下千古美名,百姓敬慕特立石記之,上蔡鄉(xiāng)紳陳思友立”。
巴星輝號星老,七門“尚”之子,巴奎喜號奎老,八門“克”之子,二人是黌門秀才一代文人。品貌端正,學(xué)識淵博,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謙虛謹(jǐn)慎,做其事而不露其面有其功而不揚其名,其文章寫的特別好,下筆千言,一揮而就,筆鋒犀利入木三分,若論其理來見解獨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稱得上一方才子。
秀才巴星輝晚年時,已閉門讀書研究學(xué)問,一日忽見少婦求見問其來意少婦泣不成聲哭訴不幸遭遇,并要秀才為其寫一狀紙,請求縣長準(zhǔn)予改嫁,秀才深表同情,當(dāng)下應(yīng)允提筆寫一訴狀交于少婦,少婦來到縣衙呈于縣長,縣長展開狀紙,只見上面寫到:“民婦賈氏,乳名云霞。今日斗膽叩稟于大老爺膝下,奴福淺命薄,禍從天下,17嫁,18寡。翁小叔大上無婆母,叔無成家,叔嫂無緣,門向相望,虎視眈眈,居心叵測,小女子寢難安,食難咽下如履薄冰,坐如針扎。縣太爺,你說該不該嫁。”縣長連聲說道“該嫁,該嫁”。
秀才巴魁喜至晚年時,除每日讀書練字外還謹(jǐn)守拜功,一日秀才正當(dāng)前去禮拜,忽聽門前有哭泣之聲,趕緊上前問過,原來是位老漢在痛哭,姓李,家住洛陽,秀才好言相勸,并把他讓進家中說:“如有危難之事愿意幫忙?!崩罾蠞h方才斷斷續(xù)續(xù)說出真情,原來洛陽城里住著趙、李兩家,趙家有一公子,李家有一千金,同時考上大學(xué),天長地久傾慕相愛,一日二人放學(xué)回家,天氣將晚蕎麥地里做出了男女曖昧之事。回家后趙公子身染重病,自知難醫(yī)治,遂向其父道出實情,不久便一命鳴呼,趙家一張狀紙,以陰奸治死人命罪,將李小姐告上法庭,法院感到案情重大,把李小姐判處死刑,秋后處決,李老漢更覺女兒蒙冤受辱,發(fā)誓要為女兒雪恥鳴冤,怎奈趙家狀紙寫的高深莫測,無人能夠駁倒,李老漢告到最高人民法院也無濟于事,最高人民法院下了最后通牒,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說到這里,李老漢已是萬念俱灰,聲淚俱下,秀才微微一笑說道,此小事一件,李先生不必心急,待我寫一訴狀保你女兒無罪釋放,遂提筆寫道:男則陽也,女則陰也,試問陽痿不起陰奸豈能致死人命乎?由此而論趙先生所謂陰奸治死人命之論,實乃妖言惑眾之談,還大言不慚,怎不叫天下人恥笑。趙公子枉為大學(xué)學(xué)子,道德敗壞,殃成大禍,咎由自取。其父喪盡天良,誣陷他人,居心何其毒也。今趙公子自食其果,死不足惜,不須連累他人,大人乃當(dāng)代青天,明鏡高懸,定能為民伸冤秉公斷案。李老漢接過狀紙,復(fù)又連夜兼程趕回高級法院,遞上紙狀,庭長看后提筆批示到:在壓三月無罪釋放,遂問屬下:“李小姐在押多久?!睂傧抡f:“3月有余”,庭長連連說道:“馬上釋放,馬上釋放”。
李老漢把女兒救回家中少住數(shù)日,即和女兒一起看望秀才,感謝他對女兒的救命之恩,秀才滿心歡喜和李老漢屈膝長談,并把李小姐認(rèn)為干女兒從此兩家往來平凡關(guān)系密切。
巴煥章,號煥老(六門“祿”之子),生性豪爽,膽略過人,上山敢打猛虎,下海敢伏蛟龍。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堪稱一代豪杰。
巴貞元,號鐸老(九門吉之孫),巴玉璽之父,人稱巴善人,他一生行醫(yī),樂善好施,與世無爭,窮人看病分文不取,他除病痛于水火,救命于狂瀾,為千家萬戶排憂解難,使即將破碎的家庭重新得到團圓,此舉非一日之熱情,乃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百里之內(nèi)百姓多得其恩。被鄉(xiāng)鄰傳為佳話,祈求真主,讓巴善人進入永久的樂園。
巴福慶乃巴老六之子,巴耐芝之父,行武出身,身高六尺有余,膀?qū)捬鼒A有三國戰(zhàn)將趙云的威風(fēng),他馳騁于疆場之上,有克敵制勝的勇氣,縱橫于中州大地,有蓋壓群雄的威嚴(yán),闖蕩于江湖之中,普天之下任君行,不計前嫌,有大將之風(fēng)范,他一生戎馬生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在民間傳為美談,1943年。國民黨第13軍團駐扎在苗圃,經(jīng)常騷擾鄉(xiāng)民弄的鄉(xiāng)民雞犬不寧,有一天有一連長帶領(lǐng)一班士兵又來我村派糧食,正趕上巴福慶回家,他衣著少將服裝腰跨戰(zhàn)刀,把一連長及其士兵打的頭破血流,抱頭鼠竄,齊莊村又逃過了一劫難,1947年正當(dāng)國共兩黨處于犬牙交錯之戰(zhàn),我方是解放區(qū),許昌是敵占區(qū),我村有鄉(xiāng)民巴照,巴景玉,堵志田三人前去許昌賣姜被國民黨軍隊扣押,并連夜審訊逼供,嚴(yán)刑拷打,最后被屈打成招定為共產(chǎn)黨探子,由敵連長帶領(lǐng)一排士兵,壓至郊外活埋,也是他們命不該絕,絕地逢生,遠遠看見巴福慶身著中將服裝和幾個散兵游勇正在公路上,三人同時哭喊起來,巴福慶一看是自家兄弟,火冒三丈不由分說撲上前去打跑了押送的連長和士兵,并報上巴福慶的名字,特務(wù)連長告到專署,巴福慶說:“也別說一個小小的專員,就是省長劉茂思,我也一樣見。”第2天巴福慶覲見專員,握手言好,了結(jié)了這場官司。
巴增元,字壽亭(八門“克”之孫,奎喜之子)生前被尊為巴氏族長。他一生行醫(yī),做事認(rèn)真,崇尚先賢倡導(dǎo)禮儀,他舉止文雅超凡脫俗,深受族人尊重,他熱衷于家族事業(yè),特別是為家族創(chuàng)立字派,使其由混亂轉(zhuǎn)為井井有條此大功一件,他創(chuàng)立的字派是:
元玉民世清,
德長慶兆祥。
興宜保齊本,
永正傳子昌。
巴玉貴早年參軍在部隊英勇殺敵,屢見奇功,一步步被提升為團長,解放后轉(zhuǎn)業(yè)到地方,深受上級器重,后擔(dān)任南疆交通廳長,他一生清白不謀私利,在黨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在巴氏先人中英雄人物不勝枚舉。星轉(zhuǎn)斗移,潮起潮落,世道變遷,巴氏家族已有15代,發(fā)展人口(齊莊加巴莊)3000余口,平心而論,巴氏家族能有今天確實不易,望珍惜為盼,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生于水而寒于水,現(xiàn)如今太平盛世,80后人一定能干出驚天動地的事跡,光宗耀祖,迎來燦爛的明天。
齊、巴兩地的巴氏族人在巴國松的倡導(dǎo)下,為使兩地的族民輩分不再混亂,由兩地族人代表商量重新編寫了字派供齊巴兩地族人統(tǒng)一使用共20個輩字:民君家業(yè)興,川水潤田豐,勤尚齊敬舉,子友同步升,并用同樣的內(nèi)容開兩塊石碑。分別立在兩地的清真寺內(nèi)。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