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99激情视频_高清无码人妻中出亚洲_成年无码动漫在线h_欧美亚洲肥熟香蕉


帖氏宗譜序(先人和庵禮庭帖嘉會老先生所撰)



尋根問祖、追本溯源。探尋自己的姓,找祖先之址是我帖氏后人的共同心愿。

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多次反復(fù)拜讀了由家兄薦國收藏的帖氏宗譜;該譜由先人和庵禮庭(帖嘉會)老先生撰,并由其四子寶書修訂,五子升書編次,嘉會先生的首序;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帖升書先生的跋;應(yīng)州知縣李恕題字“世澤綿長”;癸巳年(1893年)進士岳懷賓帖氏家譜序;丁酉(1897年)科拔貢生張鳳鳴撰寫的序;1977年,我的叔輩、帖紀麟、帖紀常、帖紀云(字幼軒)的繼序;1989年紀云為家譜寫的繼序言;2004年3月18日,我的兄長帖葆國為續(xù)家譜寫的序言。這些珍貴的史料,真實的記錄了帖氏家族的歷史變遷。

國有史家有譜。有史,才曉朝代之興衰演變;有譜,才知家族之來龍去脈。樹有根,才能枝繁葉茂;水有源,才能川流不息;人有祖先,才能繁衍發(fā)展。

尋跟問祖,翻閱家譜。家譜,告訴你祖先之功德,優(yōu)良傳統(tǒng),啟迪你繼承發(fā)揚,流傳不朽。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家譜,能加強家族團結(jié),拉近家族關(guān)系,加深血系感情,凝聚血統(tǒng)力量,所以,一個家族非常需要有家譜。

如果沒有先人留下的這些史料,之前的帖氏家譜只能是一張白紙。反復(fù)讀后,查閱史料,相互核實,外出考查,認真思考。

我有以下幾點認知:

一、 首譜由帖升書先生完成。

此譜是1893年至1896年(光緒22年)形成,到現(xiàn)在116年了,由升書先生父親帖嘉會(字禮庭,號和庵)根據(jù)堂弟希曾構(gòu)有宗支草本,并考查了黃巍墓碑,草創(chuàng)未就,因忽遭奄逝,由升書先生完成。1977年間由升書先生兒子紀麟、紀常、紀云,后1989年由紀云,2004年間又由紀麟之子葆國續(xù)譜,成了現(xiàn)在的帖氏家譜。進士岳懷賓在譜序中說:“明始家藏世譜,十無二三。甚至仕宦之家,更相通譜。雖日近似,然源流既遠,世系無稽。”這就是說,明朝之前有家譜,但寫此家譜時,以前的家譜和世系無法考查了。但,這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二、 關(guān)于帖姓和家族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1、 在和庵禮庭(帖嘉會)老先生首序中,在本郡癸巳年(1893年)進士岳懷賓先生序言中,在本郡丁酉(1897年)科撥貢生張鳳鳴序言中,他們都說:帖氏原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始祖世英公於明成祖年間遷居應(yīng)州城西黃巍村。不知根據(jù)是什么?洪洞前的來龍去脈,他們都沒有說。

2、 帖姓系帖木爾首音。

1893年進士岳懷賓在帖氏家譜序中指出;“帖姓者世所罕聞。惟元代有皇孫帖木爾。擴廊塔失諸帖木爾。帖之為姓,其亦以名氏之謂歟。一直仕宦之家,更相通譜。自石敬塘(892-942)之變(在元朝之前),家藏世譜。這就是說在元朝之前就有了帖氏家譜,就有了帖姓。岳進士說,帖姓是取帖木爾之首音為姓,不知根據(jù)是什么?

3、 是鐵鉉的后人。

1977年紀麟、紀常、紀云在續(xù)譜序言中提到鐵戈夫的傳說。鐵戈夫是代縣正下社村人。地主成份,是黨員,因歷史問題,在極左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間坐過八年監(jiān)獄,是村中的老先生。1976年去世,是正下社村鐵姓的十二世。據(jù)他說,正下社的鐵和大黃巍的帖是一家人。都是明建文年間鐵鉉的后人。他還說,明成祖年間,姐領(lǐng)上幼弟從代縣逃到了大黃巍村。據(jù)我去代縣正下社村考查,應(yīng)是從凡寺鐵家會逃到大黃巍。代縣的鐵,是從凡寺鐵家會村在明嘉靖(1522-1572)年間因家大業(yè)大受人欺負,搬到正下社村。兩村相距只有20里。代縣的鐵,現(xiàn)在是十七世,如加上鐵家會的150年左右約六世,就和大黃巍的帖,現(xiàn)在是二十四世,從時間上,世代上兩地的家族相吻合了。

我認為;明成祖年間,到鐵家會應(yīng)是一姐兩弟。一弟留在鐵家會,姐和幼弟來到了大黃巍,幼弟扎根成家繁衍成了現(xiàn)在應(yīng)縣帖氏家族。

2012年3月21日,我去代縣專門考查了一次。到了縣城見人就問,終于知道了鐵姓人聚居在哦口鎮(zhèn)正下社村,全村有七八十戶姓鐵。代縣只有這個村子有鐵姓。鐵戈夫已去世,他的侄叫鐵建昭,原村長鐵繼文,我們探討了一下午。孫子叫鐵興國,在大同居住,后來我和他也通了話見了面。他們說,鐵姓人先住在凡寺縣鐵家會,現(xiàn)在還有這個村子,但是沒有姓鐵的了。

2012年3月24日上午,我找到了鐵戈夫的孫子鐵興國。他告訴我,他家有好多資料,文稿,字畫,因他爺爺被判,文革中怕受牽連都銷毀了。現(xiàn)在只有一本鐵氏家譜。有沒有鐵姓的來歷,他爺爺傳說的證據(jù),他記不清,不知道,也找不到根據(jù)。他也聽他爺爺傳說過。

據(jù)鐵興國說,還有一種傳說,鐵姓本來姓赫連,因赫連是一個少數(shù)名族國王的監(jiān)察御使,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國王說,你姓赫連不好,不如姓鐵好。就姓鐵了。他敢肯定,鐵姓是從這來的。和帖木爾沒有關(guān)系。他還說濟南現(xiàn)在還有鐵鉉的鐵公祠堂。

1989年,紀云在續(xù)譜中說;1987年,家住安徽懷遠縣帖溝村,族人帖春嵐,不遠千里而來,尋根問祖,知道是鐵鉉的后人傳說后,曾前往南京博物館查鐵鉉生平事跡。

1989年紀云在續(xù)譜序中說:春嵐傳,一子遠成留準北,世傳有兩子,或近支逃走,不知去向。鐵戈夫談稱:一支逃往晉中,恰好和姐暗合,長居代縣洞悉本末,后來幼者隨其姐移居應(yīng)地黃巍村。因懼罪,是鐵鉉之后?怕明人追殺?就以鐵易帖。

究竟從何而來?從洪洞來有什么根據(jù)?假設(shè),本來從凡寺而來,要說從洪洞來,這必定有隱情。隱藏著什么?就是怕被追殺。說從洪洞來,也可能是路過洪洞,因好多人洪武年間從大槐樹下遷來,打個馬虎眼,好掩人耳目。我認為:從凡寺縣而來有這個可能。

為什么凡寺縣住下來后,又要往外逃?我看是暴露了身份,或者為了擴大據(jù)點,好保存實力。代縣人就知道是鐵鉉的后人,大黃巍人就不知道。這是接受了凡寺縣的教訓(xùn),不說了,守口如瓶。說是從洪洞來,好蒙混過關(guān)。而逃到凡寺縣北面,雁門關(guān)外,到了一個荒涼之處,官兵不易找到的地方。鐵鉉死時只有36歲。此時的幼者,不過十來歲。人們不知道真實身份,就在大黃巍村長期隱居下來了。

從凡寺縣來?是鐵鉉之后?大黃巍村沒有留下一點史料,連個傳說也沒有。文人帖升書先生,進士岳懷賓先生,在譜序和跋中一點也沒披露,這說明他們一點也不知道。到朱棣下臺,幼者也有30多歲了,應(yīng)該不怕了。但,為了不惹事生非,仍隱姓埋名,這也是一種可能。

據(jù)帖凱武說,一位帖姓人曾給時任浙江省委書記鐵瑛寫過一封信,尋問是否同姓。鐵瑛回復(fù)說:帖和鐵是否一姓不得而知。倒是有種傳說,古時有鐵姓人朝北走了。

我分析:此幼者便是世英公。應(yīng)是鐵鉉公的三子。綜上所說,安徽的帖,河南的鐵,代縣的鐵,應(yīng)縣的帖,都是一族人。

始祖世英公遷來的路線應(yīng)是:山東濟南,洪洞,晉中、凡寺、大黃巍村。

究竟大黃巍帖姓人是不是鐵鉉(后有生平事跡資料)的后人?這需要繼續(xù)考查、認證。先輩在史譜中對于帖姓的由來未有定論,后輩多人雖經(jīng)數(shù)十年尋訪考察,也尚無一個明確的結(jié)果,只好有待留給后人作進一步探討確定了。

三、應(yīng)縣帖氏家族之繁衍發(fā)展

1、明成祖年間帖世英遷居大黃巍村。

和庵禮庭(帖嘉會)老先生在首序中指出:明時成祖(1403——1424)年間,世英公遷居應(yīng)地黃巍村。已有600余年了。原籍本省平陽府洪洞縣。我爹也和我說過是從洪洞遷來的。我們常說的,“問我故鄉(xiāng)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指明洪武(1368——1398)年間,皇帝朱元璋發(fā)出的遷民令。世英公遷居在此后,明成祖年間,沒有聽說有遷民令,所以不是從洪洞大槐樹下遷來的,不是全國大移民這一時期遷來的,而是在明成祖永樂年間遷來的。1995年我去洪洞縣大槐樹紀念館,查外遷姓氏,沒有帖氏。工作人員讓我花10元錢,說是給添上。說原籍是洪洞縣,可以看出沒有根據(jù)。

二世平分兩脈。升書公跋中說:始祖遷居,二世平分兩脈。長門宗支繁衍,世居黃巍村,次門迄九世鳳臺公(帖如竹)遷葬東墳。這應(yīng)是黃巍村族人說的西門,東門。世英公長門帖宣墳在西墳園,次門帖聚從九世鳳臺公起墳在東墳園。長門是西門,次門是東門。

應(yīng)縣的帖氏家族,由此而繁衍發(fā)展至今。

2、十四世遷居張家營,十五世遷居大營村,十六世遷居薛家營。到現(xiàn)在應(yīng)是200多年。十三世祖增生帖學(xué)謙,字遜庵,系鳳臺公玄孫,夫人劉氏,此公墓牌在大黃巍東墳,1976年被曹莊鋪人偷走,磨面使用。2005年族人找回,碑立原址,碑文和家譜對應(yīng)。記有四子,長子密,次倡,三及,四俸。欽齋公(帖密)偕三弟,四弟遷居張家營。帖密次子十五世帖興基由張家營遷居大營村。帖密大兒子之長子十六世應(yīng)龍公由張家營遷居薛家營。升書先生跋中說,應(yīng)龍公(癢生,帖雯,曹、解、劉、余氏)轉(zhuǎn)遷薛家營村。

為什么搬遷到張家營?

十三世帖學(xué)謙是增生(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為廩生,增加者稱為增生),能上起學(xué),是秀才,這說明家境還不錯。他的孩子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而搬遷。從家譜上看帖學(xué)謙一輩弟兄有53人,他的下一輩就是十四世,弟兄也有50人,這么多弟兄在一個村子中生活,人稠地窄,僧多粥少,嚴重阻礙了家族的發(fā)展,勢必要有一部分家人遷移分開。帖學(xué)謙的三個兒子,為了過上好光景,就搬到自己莊園(帖莊)附近,既自然條件較好的張家營,去安家扎根。我看這是主要的原因。看升書先生的家譜,十七世前,念書人很多,資政大夫,通議大夫,誥封二品,賜封三品,耆賓,介賓都有。這說明,當時黃巍帖氏家族是沒有活不下去的。人們窮苦,貧窮,是在1949年前的100多年的歲月中,就是從十六世到十九世。主要原因是連年的戰(zhàn)爭,民不聊生。這就是說沒有國家的安定,全民族的興旺發(fā)達,就不會有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興旺發(fā)展。如何避免戰(zhàn)爭,達到安居樂業(yè),這就需要我們中華兒女共同經(jīng)過長期不懈努力,增強國力,共鑄偉業(yè),才能實現(xiàn)長治久安。

3、帖泰寶遷居山陰縣荊家莊。

泰寶公12歲從大黃巍村去荊家莊當長工,一直就居住下來了。荊家莊帖氏現(xiàn)在已是九代,按此推算,泰寶公應(yīng)是十四世。遷去有200年左右了。但泰寶公和舊家譜對應(yīng)不上,只好按荊家莊帖姓世系排序了。

4、十六世帖虎遷居左云縣范家寺村。

2012年7月7日我和帖其如專程赴左云范家寺村(因挖煤全村下陷,整村遷到縣城西),聯(lián)系帖氏后人。據(jù)此村傳,十六世帖虎因澆地,發(fā)生風波,從大黃巍跑到了范家寺,就長期住下來啦?,F(xiàn)在是八代,有100多口人。因帖虎和家譜對應(yīng)不上,只好按范家寺帖姓世系排序了。

四、把家譜續(xù)全。

原來家譜上的名單不全。比如我的曾祖爺爺帖化全,嘉會先生還給他當過兌地證人,但嘉會先生起草的家譜里找不到帖化全的名字。我們村中和化全公一輩或上輩,有好多人的名字就找不到。

帖化全是帖學(xué)謙的玄孫。這從東墳園帖學(xué)謙的墓碑來看,帖符(帖化全兒子)的墳在帖學(xué)謙墳下面南面22步,按墳和碑之間推算,和家譜排序相吻合。雖然帖化全的父親、爺爺接不上家譜,但他的曾祖應(yīng)是帖倡(其他弟兄三人遷去了張家營)。帖倡的墓碑就在帖化全墳的上面。帖倡有兩個兒子:帖正元(長),帖正亨(次),正元、正亨的十個孫子的名都有一個字是全,這和化全的全字相吻合。這其中一人應(yīng)是帖化全的爺爺。帖化全之上還有一位帖二喜,應(yīng)是正元、正亨的兒子。正元有一個兒子叫帖云(字油然),正亨有一個兒子叫帖雷。二喜是他們的小名?還是什么原因,我無從考察。二喜,不可能是化全的小名。如是一個人,買地相隔八年不會用兩個名字。二喜應(yīng)是十六世,查家譜,和二喜名字相仿的沒有。我認為,二喜應(yīng)是小名。如是小名,按照習(xí)慣,叫二喜,就應(yīng)有大喜,說明二喜是老二。我估計帖云是老大,帖雷是老二,那二喜應(yīng)是帖雷。這與輩份、家譜、墳園相吻合。因帖二喜買地的契約放在我家,我就這樣推理了。

續(xù)家譜要與時俱進。如古傳家譜,女兒家譜上沒有,妻子一筆代過。娶回的媳婦是家人,嫁出去的女兒是骨肉。女兒這次要上家譜,杰出的女兒要作重點介紹。從遺傳學(xué)上講,母親的遺傳基因一點也不會比父親差。在育兒持家上,母親更是挑大梁。只有父親沒有母親照樣沒有我們。男女平等,所以,母親和父親要一樣對待。

鑒于年代久遠,幾十年前的戰(zhàn)亂歲月,舉家搬遷,信息不暢等原因,可能還有個別族人在此次續(xù)譜中仍有遺漏,望本人或知情者,獲悉后及早與族人聯(lián)系,好盡快增補完整。

五、向先人學(xué)習(xí)。

古人的書法、用字、用詞,準確、深刻,自嘆不如。這些序和拔都是手寫而成。寫的堂堂正正,莊重俊秀,沒有一字涂改,看的出來,在學(xué)習(x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多么認真細心呀。當代人寫字、寫文章無法與之相比。為了保持原樣,全部影印在前面,以供后人學(xué)習(xí)、欣賞。啟發(fā)后人,奮發(fā)向上。

耕讀傳家,以文養(yǎng)身。看家譜和墓碑,聽傳說,癢生、貢生、文生、增生、國學(xué)生。外翰林、廩生、小學(xué)、中學(xué)、師范、大學(xué)、研究生,代代不可勝數(shù),讀書識字,勤教育人,帖氏家族可謂是書香門第。

勤勞、讀書是我帖氏家族的傳家寶。人生天地間,沒有別的本事,只要勤勞,就不愁養(yǎng)家糊口。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皶凶杂蓄伻缬?,書中自有黃金屋”。現(xiàn)在看來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選擇讀書確實是一條正確的門路。家譜對后人有所啟示,這是續(xù)家譜的重要目的之一。誰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興旺發(fā)達?這是我們先人最盼望的。

歲月滄桑多少事,悠悠,畢竟長江滾滾流。當今,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續(xù)寫家譜,傳承歷史。我帖氏族人要牢記家訓(xùn),創(chuàng)造未來:耕讀傳家、勤勞育人、忠厚老實、耿直實干、孝敬父母、勤儉和諧。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嗚呼,天長地久,人生苦短,稍縱即逝,只爭朝夕,要努力,要奮斗,有文化,有目標,奮發(fā)圖強,扶弱濟困,千秋萬代,報國興家,光宗耀祖,興我中華。

六、祭奠先祖,傳承文明。

姓氏起源,源遠而流長。帖姓者,或元代之皇族,或帖鉉之后人,或赫連之一族。這些美好的傳說,只能激勵我當今帖姓人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為全民族安定團結(jié),為祖國繁榮富強,鞠躬盡瘁,努力奮斗。

應(yīng)縣我帖氏一脈數(shù)十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安定,經(jīng)濟繁榮,帖氏家族亦日漸興旺。從一個歷史上“百家姓”中沒有,只在千家姓中尚有記載的寒門小姓,傳承繁衍到現(xiàn)在,在祖國廣東、遼寧、內(nèi)蒙、陜西、安徽、河南、江蘇等全國各地,都有其后代,甚至連寶島臺灣及國外也有我們家族成員之“名姓”,可喜可慶。

好的家譜,傳統(tǒng)家規(guī)、家訓(xùn),要銘記在心,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發(fā)揚好的等于批評差的,使后裔向先進看。人生在世瞬間中,晨起晚歸寫春秋,前赴后繼超先祖,代代相傳永無窮。

魯迅說過:“一個人死了,沒有人記住他,那個人是真死了?!币粋€人記不住四代,那是可悲的。我們的長輩為這個家辛苦了一輩子,難道我們不應(yīng)記住,思念他們嗎?我們能有今天,我們從哪里來?我是誰?不就是他們嗎?我們家歷代出過什么人?做過什么事?應(yīng)該牢記在心。續(xù)譜,有極強的凝聚力,向心力,不管到什么地方,要知道我們的跟在哪。這不光是一家一姓,而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

祭祖,有人思謀,活時孝敬了,心里有了,就行了。這不夠,國家還把清明節(jié)作為法定假日,就是讓我們不忘本,祭奠先祖。所以,一定要到墓地去祭,這是生者跟死者的對話,表達懷念,思念。只有祖先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才可能活在子子孫孫的心中。先人的音容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先人在天有靈,一定會看著我們高興。我們抱著虔誠的心情到墓地去,心情就不一樣了。今后說話,做事就會謹慎些,生怕辱沒了祖先的名聲,給父母蒙羞,丟了父母的臉,就會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這是一種特殊的自我教育。

我提議,不妨我們每位寫一篇文章談?wù)劆敔斈棠?、父親母親的故事。這也是一種對他們很好的懷念。兒女如何孝敬父母,媳婦如何孝敬公婆。如何刻苦努力,怎樣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等等,這些先人走過的不平凡的歷程,是續(xù)譜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鞭策、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動力。

我們不僅要祭奠先祖,更要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行孝當及時。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呀!

家譜是對本家族歷史的記載,是聯(lián)系家族前輩后裔的紐帶,對于族脈傳承,文明延續(xù),激勵后人很有益處。過去由于后輩對自己與祖先的承續(xù)關(guān)系知之甚少,導(dǎo)致輩份不清,重名重字,甚至同輩之中姓名完全相同,造成不應(yīng)有的混亂。據(jù)傳帖氏姓名用字從十二世始排輩份是:玉、學(xué)、仁、基、雨,嘉、書、紀、國、經(jīng),修、善、章、連、慶,時、德、懋、忠、卿。共是20代,用完后再反復(fù)。請各位起名可以此參定。

應(yīng)該說,論資望和學(xué)識我都難于勝任家譜總編之職,但族中父老兄弟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和信任,遠在沈陽的叔輩帖善成幾次鼓動、鞭策我拿出勇氣和熱忱,我也有責任,大膽的挑起這副擔子。退休之后的閑暇,使我的這種勇氣和熱忱得以付諸實踐。我愿下大功夫和大家共同把家譜續(xù)好。

2012年6月30日,由帖文等人召集帖氏后人在大黃巍村第一次聚會,續(xù)寫家譜編委會成員,第二次聚會,(第一次聚會,2012年4月14日,在大同市國稅局,由帖梅山招待,確定了編委會成員,提出了任務(wù),定了各村主編等項目)祭了祖,看了祖墳,古碑。相互交流,暢敘友情,傳承文明。對續(xù)寫家譜提出了要求,并對整理古墳園,古碑提出了建議。

帖其如、帖迎紅父子倆積極主動承擔了續(xù)寫家譜的匯總、編輯、整理、印刷、校對。帖迎紅還專門開辟網(wǎng)頁,編輯帖氏家譜,不僅沒有報酬,還自籌費用,白盡義務(wù),貼了好多車工,這父子倆真是勞苦功高。

這次家譜編撰工作,得到了各位父老兄弟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得以完成。我想,大家的努力足以告慰先人,激勵后生,對于弘揚家族文明,傳承先輩精神,是很有意義的一件好事。

由于水平所限,瑕疵和疏漏在所難免,我誠懇希望看到本譜的家中父老和鄉(xiāng)親能予以寬容和諒解,并以適當方式給予完善和補充;還有本序得到了陸晨日、帖善成、帖其如、帖凱武、帖梅山、鐵興國、帖向前等眾人的多次修改和指點。對各位的幫助,我是十分感激的。

一說到續(xù)家譜,各位都很積極。帖梅山、帖其如、帖凱武等都給提供資料。帖薦國拿出了全家唯一的家譜,續(xù)譜。帖玉國、帖全國、帖紀有、帖善旺、帖善銀、帖連壁、帖經(jīng)魁、帖芳枝、帖文寬、帖凱等續(xù)寫家譜。帖義、帖梓、帖善義、帖武、帖經(jīng)仕、帖迎紅積極出力。出錢的,出力的,出謀的,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續(xù)寫家譜成了帖家人團結(jié)和諧的新源頭。

序家譜是一件好事,要常續(xù)。


上述內(nèi)容為轉(zhuǎn)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本站意見,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錦秋文譜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