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生息,轉(zhuǎn)遷流徙,分支于九州大地,是人類發(fā)展的規(guī)律。家譜是一個家族的基因譜,亦是家族的榮耀。她是文化、亦是紐帶,也系牽著支系眾宗親對根的思念,是奉先思孝、承前啟后、尋根留本、血肉連情的集大成。無論是居廟堂之高或處江湖之遠,當修譜制作了關氏家譜之后,明白了自己的“根”在何處,內(nèi)心會覺得更加踏實、會更加努力奮進。
為了適應社會續(xù)修族譜的大氣候,加之本族家譜已到了需要續(xù)修之時,經(jīng)多次協(xié)商醞釀于二零二零年正月正式成立《關氏家譜》修編委員會,開始其第二次修編工作。家譜編撰,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從開始籌劃,召集商議,在舊譜整理考證的基礎上,排査摸底,查漏補缺,重新登記,分房族重新造冊,最后匯總、校對,才正式定稿。
族譜第二次修編的資料主要來自先祖金明于1963年的始修族譜及各宗親提供的新增信息。借本次修譜之際,聯(lián)系到漢升公、漢臣公兄弟的大多數(shù)后裔。關氏關崗支系先祖自落戶河南南陽至今已繁衍十余世,人譜宗親近于人。漢升公、漢臣公兄弟五人在“漢”字輩分為五門?,F(xiàn)今在世的最高輩分是“天”字輩,最低輩分是“肇”字輩,“鴻”字輩統(tǒng)一排序,六世同堂,可謂瓜瓞椒繁。長門、二門及其后裔信息失考。石橋支宗親因家譜遺失,與關崗支輩分高低不明,無法銜接,故此次未能編入。深以為憾。
“眾人拾柴火焰高”。歷來修譜,都是眾人成志。族譜修編是一項耗時耗力耗資的鴻偉工程。本次族譜修編委員共五人,他們凡事親力親為,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在修編過程中,經(jīng)常開公會,多種渠道收集眾宗親信息,數(shù)易文稿,反復校對,不斷修正和充實內(nèi)容,常常忙到半夜,特別是主編鴻山為了早日完成工作,因久坐而常受肩頸病困擾,但仍然堅持苦成,毫無懈怠,堪為修譜志土。編委會成員炳炳、瑞鑫親自整理和錄入信息,細心對接浩繁的族親信息,不斷査重、查錯、查漏,力求準確無誤,嚴把質(zhì)量關。遷出關崗的四門鴻恩、五門鴻玉等族親為了家族文化的傳承他們奉獻自己的辛勞才智,收集、整理族人信息資料,克服困難,同心同德,直至完成修譜工程,實為苦士也。特別感謝關增江先生(系盧氏縣杜關鎮(zhèn)塘塊村支宗親)在收到瑞鑫的委托后幾經(jīng)周折幫助聯(lián)系上了我支四世修道六子金山(戰(zhàn)元)后裔,促使近一個世紀未曾聯(lián)系的親人得以團聚。在編委會成員歷時數(shù)月的不懈努力下,二修家譜終于定稿封盤。
“萬事無財莫舉”。族譜第二次修編能順利出版,得益于眾多族人慷慨解囊,促成其事。關氏關崗支系共有76戶自愿捐款,捐資金額達13000余元。正是他們的熱心支持,給編委會成員極大的信心和動力,才能克服萬難、不負眾望完成此次族譜的修編工作。
本次族譜即將發(fā)行,可以告慰漢升公和漢臣公等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亦可昭示后代,關崗支系關氏后裔沒有愧對“關”姓沒有辜負先祖和族親。在即將付梓發(fā)行之際,向為第二次修譜做出巨大貢獻的編委會成員和恢慨解囊的族親深表謝忱和敬意!向關心和支持修譜工作的宗來表示感謝!
能夠投身于族譜修編是人生的一種幸運,通過履行家族的責任利義務而積善修德,不僅能磨練意志、提高能力,更是充實了內(nèi)心,提升了品格,也親身感受到了家族的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美德,這是不忘初心、低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后盾和支撐。如今國泰民安,有條件和能力為家族效勞是值得驕傲的!時代發(fā)展,日新月異。家族傳承猶如冰山下融化的溪水,始終涓涓不息。愿吾關氏家族成員無論身處方,從事何種職業(yè),均應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團結(jié)互助,勤勞善良,維護家族整體形象,不斷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亦愿關氏忠義堂興旺發(fā)達,族親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美滿!
漢升公第十世孫——瑞鑫(祥濤長子)
庚子年三月初六
謹記于關崗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