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信陽《田氏家譜》已成功編印完畢!下面是該譜的一組圖片: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田樓田氏譜序
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國史記文明政綱,以利安邦定天下:方志記述一方風土人情,風雅詩頌,民間傳說等文化傳承;族譜述祖宗來龍去脈,祖德宗功,可為子孫作明鏡,尋根問祖作依據(jù),使世系輩分傳承有序。國史、方志、家譜是構成中華文明的三大支柱,家之有譜如國之有史,方之有志,世世沿襲,代代傳承。
盛世修譜,姓氏是文明的起源,是血脈的傳承,是婚姻的紐帶,是群族的開端。盤古開天以來,星辰河岳羅列混沌宇宙之間;三皇五帝至今,人類姓氏生息繁衍萬年;山有盡頭,水有源頭,樹有根系,家有家乘,有譜牒,亦若天之歷象,地之圖綱,昭然上下而不紊。家不可無譜,無譜則世系輩分倫理亂矣,國不可無史,無史則綱常政紀文化失矣!尊姓而敬祖,敬祖而尋宗,尋宗而聚族也。今豫信陽息縣田樓田氏族人聚而修譜,功莫大矣!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huán)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田姓,始于(舜帝)姬姓,與黃帝一脈相承,周朝時,封于今淮陽縣古陳國,稱陳完公。據(jù)《史記·陳杞世家》等記載,陳桓公死后,陳國大亂。陳桓公的弟弟殺死太子免而自立為陳歷公。太子免的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就趁陳歷公去蔡國時把他殺了,兄弟二人相繼為國君,就是陳莊公和陳宣公。陳宣公晚年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殺了。陳歷公的兒子叫陳完(媯滿的第10代孫),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殺后他怕被株連,便逃到了齊國。陳完到齊國后,"以陳氏為田而改稱田完。也有一說,齊桓公將陳完封于田地,陳完以封地為氏,而稱田完——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田氏代齊,田完就是田氏的得姓始祖。息縣田樓田氏連成(始祖母湯氏)——田完第92世孫,據(jù)先輩們口口相傳,于明朝末年(約公元1640~1650年間),一擔挑兩子,從方某地順官道南行300余里下官道向西南步行10里,安營扎寨,挖寨溝,建土樓,建村日田樓,繁衍至今,歷四百余載,如今十五代,一千五百余人丁,田樓田氏族譜,一曰本就無譜,一曰老譜民國時期戰(zhàn)亂遺失,又曰文革中被燒毀,凡此傳說,終歸譜已不存,各支系早有修譜之夙愿,無奈史料缺失,且散居各地,不能成譜。原十一世孫田治進、十二世孫田學堯也曾早有修譜之意,但均未告成,己亥年春,十三世孫田立華等田氏宗親發(fā)起修譜續(xù)碟,信息一出,三鄰五村田氏族人積極響應,乃促成田樓田氏修譜之大業(yè)。經數(shù)個月的收集整理,從各支系的保存?zhèn)鞒械淖嬷?,從墓碑的碑文,長者記憶中口袋堂號等口述,不斷挖掘出對修譜十分有價值的線索,基本理清了田樓田氏之譜系淵源與世系脈絡。編委會成員可謂是禪精竭慮,嘔心瀝血,為田樓田氏族譜費盡了心血。
為了弄清田樓田姓的來龍去脈,編委會成員還遠赴商丘、淮陽、項城、南陽、鄭州等地走訪了田姓族人,并翻閱了大量的有關地方志及田姓書籍資料,從中尋找田姓一族的來龍去脈,雖沒有得到確切的信息,但也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十分有價值的線索,為后世族人提供了尋蹤問祖的依據(jù)。尋根之艱辛,覓祖之孝誠,修譜之心切,可見一斑!數(shù)年修譜愿,一年尋根累,拳拳宗親情,誰解其中味?!
在息縣田氏族譜成書之際,特向以田立華為編委會主編的所有編委會成員以及為成書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田姓宗親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后世子孫也應銘記他們對息縣田樓氏族譜做出的辛苦努力!
由于原族譜散佚,各處搜集的信息零落不全,口口相傳的內容不便考證,加之資料又比較散亂,書中名字、記述等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相信田氏族人能給以諒解,也有待后世修譜時不斷完善。有詩贊曰:
田氏代齊萬古傳,
當時霸業(yè)氣參天。
后人有志承先運,
留作家乘相續(xù)延。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會長
二O二二(壬寅)年冬月于鄭州
開篇語
再過不久,《息縣田樓田氏家譜》就要問世啦!在"息縣田樓田氏家譜"編輯出版成書在即,思來想去,總想說點什么,寫點文字留給息縣田氏家族的后世子孫,及廣大的讀者。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姓氏的起源也隨歷史發(fā)展應運而生,據(jù)2020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華夏田姓約720萬人口,占全國姓氏的第34位。而息縣田樓田氏只有1300多人口,她既不是名門也不是望族,但她卻是和睦相處、積極進取的大家族,并在整個華夏田氏大家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自始遷祖連成開始,己在息縣大地上繁衍生息370年之久,十五代人丁。我想說:
首先是他——我們的始遷祖連成公及湯氏祖母不恥辛勞,不遠千里把這支田姓人家從某地(待考)遷徙到這個"素有中華第一縣"、"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的魚米之鄉(xiāng)。相傳約在公元1645至1660年間(清朝初年)連成祖攜湯氏祖母,一擔挑兩個兒子,攜家?guī)Э?,從北方某地逃避?zhàn)亂,順官道徒步行300里,下官道向西南行10里,安營軋寨、挖寨溝修寨墻、蓋土樓,取名田樓村,開始了長達390余年的繁衍生息。我們始遷祖連成公具有多么平凡而又偉大人格魅力?。?/span>
其次,在我們息縣田樓田氏家族十五世系族人中,雖沒出多少達官貴人,據(jù)說只在清朝嘉慶年,三世祖有位叫田經領的祖公考中了狀元及第,獲一甲第三名榜眼,后在江西州府某地做官。另外,在我們田樓田氏族人中有不少仁人志士和有著厚重文化底蘊文人墨客,從字輩用字,人名用字可見一斑。十六字輩為:連、啟、有、禮、年、樹、生、中、治(百)、學、立、朝(新)、振、興、繼、承。起名用字也比較講究哲理,并賦予豐富文化內涵,如:仁、義、禮、智、信;億年、萬年、千年、永年;樹木、樹林、樹森、樹楓、樹楊;生玉、生金、生香、生允、生吉、生祥;龍中、鳳中、呈中、祥中、武中、文中、宣中、理中、義中;百世、百萬、百福、百信、百理、百真、百云、百風、百路、百傾、百祥、治福、治祿、治壽、治喜、治陸、治地、治河、治江、治海;學堯、學禹、學舜、學堂等等。再次,幾百來,息縣田樓田氏家族和周圍十里八鄉(xiāng)諸姓氏雜居在一起,團結和睦相處,本家族秉承愛國、愛黨、愛族、愛家,遵紀守法,重道德,講禮儀,重行為規(guī)范的家族理念,有著嚴謹?shù)闹渭壹矣?、家?guī)、家風,男丁相婦教子,女士敬夫愛家,尊長愛幼,子女尊敬老人,團結本族,團結四鄰,關心社會,拼搏上進,健康成長,在從事的職業(yè)上工、農、商、學、兵、黨、政、科學技術、技能等無所不有,無所為無所不為,為當時的政府和社會貢獻著力量。族人中沒有因工作失誤給政府帶來重大政治原則問題和重大經濟損失,更沒有違法亂紀,也沒有族人犯過牢獄之災的。這與祖宗所積的陰德,與田氏家族的家規(guī)、家訓、家風、家教不無關系。
其四,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進入新社會,新時代,我們不會忘記,田樓田氏家族一直傳承著優(yōu)良家風習俗,東西南北各村、各家各戶,老少爺們不管誰家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你來我往,象辦自己家的事一樣,互幫互學,相互幫襯,如遇災荒年景,生活困難,都能相互接濟,真正體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渡難關,充分展示出了團結和諧大家族的溫暖,特別是每逢過大年,從正月初一開始,拜新年拜到正月底,家家都走到,田樓田氏老少爺們之間的大家族、大家庭親情體現(xiàn)得淋瀝盡致。更應發(fā)揚光大的是每年的清明節(jié),田氏家族,帶上供品,鞭炮紙錢,扶老攜幼,到田樓村列祖列宗墳地掃墓上墳,慎終追遠,尊崇祖先、祭祀祖先、德蔭后人、福澤后人、彰顯尊祖、孝祖、敬祖美德,使家族親情文化綿延流長。其五,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家教,家族習俗,孝順孝道,尊長愛幼,孝敬老人,崇尚祖德,教化影響著后世子孫,在田樓田氏家族后裔子孫中,優(yōu)秀者大有人在。如:連成十世孫田治進、田治壽、田治山、田治水、田治海,十一世孫田學堯、田學言、田學禮(任寨)、田學理(田樓)、田學詩、田學儉、田學銀、田殿松、田殿發(fā)、田殿才、田殿友、田學孟、田學禹、田學雨(宋凹)、田學堂、田學讓、田學海、田學道、田學璋、田勇、田學東、田學華、田學風、田學言(八里岔)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成祖十一孫田學堯,他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一生一世對田樓田氏家族歷史的探索,對田樓田氏家族的世系字輩,寶貴文化資料整理記錄、留存,為我們修好家譜提供了可考理論依據(jù)。在此,我們一并表示敬慕和贊益!在老一輩人潛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召下,田樓田氏家族的后世子孫滿堂,立、新(朝)、振、興字輩中優(yōu)秀者大有人在,在這里我們就一一贅述啦!
最后,就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田樓田氏祠堂的落成,族譜問世,祖墳祖墓的重修,我們田樓田氏家族凝聚力將進一步增強,子子孫孫將更興旺發(fā)達,家族文化理念、精神風貌將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彪炳史冊,永放光輝!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