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遷入本溪縣的第一次高潮
一六一九年二月,努爾哈赤取得了薩爾滸戰(zhàn)役的勝利。一六二一年三月,后金兵攻克沈陽,隨后揮師南下攻占遼陽,并將后金都城由赫圖阿拉遷到遼陽(稱東京城)。與此同時,大批滿族進入遼沈地區(qū)(本溪縣在內),在歷史上形成了滿族遷入本溪具第一次高潮。
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地區(qū)后,十分重視對本溪縣境的統(tǒng)治。他一方面派兵駐防,肅清殘余的明朝勢力;一方面將太子河沿岸富饒的土地分給八旗耕種。一六二一年七月,努爾哈赤下令分海州及遼東地三十萬日,如果不足,清河、孤山土地都要耕種(《滿文老檔·太祖》卷24)。九月令海西、清河原來有信用的商人可以在遼陽城內開店,賣黃酒、饅頭、肉食等(《滿文老檔·太祖》卷26)。十一月,為防止明軍與明朝居民謀亂,努爾哈赤下令對鎮(zhèn)江、鳳風城、叆陽、湯山等地明朝居民進行大規(guī)模遷移,并將清河堡的人帶到薩爾滸,將新城的人帶到堿廠、一堵墻,新城的游擊可以住在堿廠,以孤山為界,在那以南的房屋全都放火燒掉。新城的人出發(fā)后,清河堡人前去迎接。同月,努爾哈赤對鎮(zhèn)江、湯山、鳳凰等五處人說:清河以北、三岔兒以南沿境,是諸申(女真人)住的地方,遠的七、八里,近則一、二里(《滿文老檔·太祖》卷29、30)。其后,這些明朝遺民一部分留居本溪縣,并且大部分加入滿族。一六二二年四月,清河堡、一堵墻、堿廠、孤山、威寧營等十城歸正紅旗管轄(正紅旗為努爾哈赤次子代善統(tǒng))。一六二三年三月,旺善額齊率領八百兵去與木溪縣境毗鄰通遠堡戍守。米納率領兩紅旗、兩黃旗馬甲四百入,駐守通遠堡。一六二三年三月,愛達漢、中徹和率須兩白旗、兩蘭旗馬甲四百人駐守草堡。
一六二五年,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沈陽。一六二七年,皇太極繼位?;侍珮O為了加強對后金故都的管輔,使它成為與明朝作戰(zhàn)的基地,于一六三二年(天聰六年)在遼陽設城守尉。一六三三年(天聰七年)在興京設城守尉。一六三四年(天聰八年)以赫圖阿拉為“興業(yè)之地”,追尊為“天眷興京”。一六三八年(崇德三年)在鳳凰城設城守尉。三城守尉官員的設置時間早于其它城。城守尉為二品官,他們平時主要是守衛(wèi)地方,并兼管旗人事務;同時監(jiān)督耕荒種地。一六三三年,皇太極為便于防御,命在堿場、通遠堡等四地筑城,并派貝勒杜度監(jiān)筑。一六三六年(天聰十年),駐守堿廠張習巴曾獲逃人百三十二人。順治朝以后,清朝為加強東北地區(qū)統(tǒng)治,又不斷將八旗兵丁,派駐遼寧各城防衛(wèi),加強了遼陽、興京、鳳城八旗的兵丁力量。
據(jù)《鄧氏宗譜》記載:鄧氏始祖在努爾哈赤興起之時遷居興京。一六二一年以后,鄧氏二世祖遷居本溪縣。鄧氏在滿族第一次遷入本溪的高潮中來到本溪,在王莊中充當壯丁。道光年間(1821-1850),鄧氏人口已達一千余人。其后代至今仍在本溪縣山城子滿族鄉(xiāng)磨石峪、偏領滿族鄉(xiāng)七家子等地居住。
滿族遷入本溪縣的第一次高潮使本溪縣的滿族人口增加,他們開荒種地,為本溪縣的經濟開發(fā)奠定了基礎。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