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前輩口敘相傳,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徙過來的,據(jù)有關(guān)歷史書籍的記載和別人家的族譜所敘述的內(nèi)容載有根據(jù)《明史》、《明實錄》等正史筆史資料記載: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到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距今594年),五十年間僅山西洪洞縣等地就有過18次(洪武10次,永樂8次),向全國各地大規(guī)模的移民遷徙現(xiàn)象,姓氏有800余個,分布全國18省500余縣,其中陜西、甘肅、寧夏就有51個縣,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陜西、甘肅、寧夏。而明朝洪武28年(公元1395年),往塞北(今山西雁北地區(qū))、內(nèi)蒙古、陜西等長城以北地區(qū)遷民記載,距今已有616年的漫長歷史。如此長時間大范圍的移民在我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將一方之民散落各地,僅此一例。建國后的湖北三峽大壩工程,大批移民到全國各地算是第二例了。史料記載的陜西長城沿線以北地區(qū),在區(qū)域地理位置范圍接近現(xiàn)榆林長城沿線各縣,因為從山西遷徙徒步至現(xiàn)在距離,通過地理位置分析,只能是兩條路徑可走。一是沿黃河以東沿岸山西境內(nèi)一直北上,從山西吉縣以西北到呂梁地區(qū)的柳林縣軍度擺渡過河。是從吉縣以西的近距離過河,而經(jīng)延安北上到陜北諸縣,這兩者都可順路就近到達此地。
當時,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大規(guī)模移民活動呢?難道先人們沒有故土難離的悲痛心情嗎?據(jù)歷史資料記載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元未1303年9月17日洪洞縣發(fā)生3.8級大地震,共死亡275800人,死亡率占32.7%,這次大地震的震中心在當時的趙城(原為趙城縣現(xiàn)為洪洞縣的越城鎮(zhèn),洪洞縣城北30公里處),因為地震毀壞了原有的水利設(shè)施,使成千上萬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幾乎為無人之地。二是明初山西人口太稠密,達到4030454人,是河南河北人口的總和,而人口稠密度最大的是晉東南平陽府28縣,占山西移民的1/2,洪洞縣又是平陽府的人口稠密大縣,洪洞縣“地狹人眾”。三是金元以來戰(zhàn)爭和自然災害頻發(fā),異族統(tǒng)治之間互相爭奪地盤,使許多地方田地荒蕪,所以明政府實行移民屯田政策,以恢復生產(chǎn)。
當時我張氏祖先從大柏樹背井離鄉(xiāng)時有多少人?分別叫什么名字?由何人統(tǒng)領(lǐng)?經(jīng)過什么路線?何時到達陜北這塊廣豪的大地?因無史料已無法考證。從山西的晉東南到陜北的直線距離在1000里左右,在明代既無公路,又無汽車的情況下,也無具體的落腳目的地,且托兒帶女徒步行進,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困難是要經(jīng)過洶涌澎湃的黃河天塹。
張氏族人祖先正是隨著浩蕩的移民遷徙大軍沿著西北羊腸小道郁郁而行,沿途乞討,風餐露宿,在近千里的旅途中所遭遇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這里不再贅述。我張氏族人祖先是否從山西大槐樹遷出后一直到達張山定居下來呢?還是在別的地方居住后又遷徙到達此地呢?我們無法考證。
明太祖朱元璋是(1368年)登皇位,立國號為大明,年號為洪武。明朝共16代皇帝,最后一位是崇禎皇帝被農(nóng)民起義軍逼上梅山吊死而結(jié)束長達276年的明朝歷史。
清朝從順治開始到宣統(tǒng)結(jié)束共12代267年,明清兩個朝代共計為543年。從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又有100年時間加起來是640多年。明朝從洪武到永樂50年時間有過十八次大移民行動,假如張氏祖先是在最后移出的話,也應至今有600年的時間。大約按每30年誕生一代人,應該有20代人存在,學字輩以上還應有10-11代人存在,我們都知道場崾嶺是我們的老祖墳地,可是從高低距離看不可能埋下這么多輩數(shù)的人,據(jù)年長的族人愜意前輩傳說“石殼溝”腦田坮的古墓群是我們張家的祖先;還有在背弟壩的最高處距場嶁嶺不遠處也有古墓群,還有天賜塘方向的斷橋嶁嶺處也有古墓存在。這些古墓很有可能都是我張氏祖先的墓,如果真的是那樣就說明我們的祖先在明朝就定居在此了,因為無任何資料可查,只能是分析推斷,學字輩以上只能以先祖失考來結(jié)論,從張學師、張學成兄弟兩人定為一世,以下可以序定世次。
張海彥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