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內容繁雜,僅僅是人物的名、字、號如果不知曉其含義,確實會對讀懂家譜造成一定的影響。
名,名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和標識,是人在社會中人文交流所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是別人對自己主體的記憶載體。名會跟隨人的一生,所以取名是一件值得重視的事情。
在《左傳》里就有: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之說。信是以出生時與生俱來的特殊標記為名;義是以根據(jù)出生時的祥瑞現(xiàn)象來命名;象是以相似之物來命名;假是以假托萬物之名;類是可以取與其父相類似的名字。
并且古人對于取名字,還有六條禁忌,分別是: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名代表著親長對自己的殷切希望。
俗話說“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字,一般是對“名 ”的解釋和補充,多與“名”的含義相近或相輔,與“名”相表里,所以也被稱為“表字”。是指在基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者是本命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及冠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個與本名含義相近的別名,稱之為字。
對于名和字,在古代稱呼上是非常講究的。名一般是用作謙卑的稱呼,或是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也有的會用“字”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
平輩之間,相互稱字,以示禮貌。只有十分熟悉的平輩之間才會相互稱名。
下對上,卑對尊稱呼時,通常都是稱字,而不是稱名。否則就是大不敬。
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古代帝王有尊號、廟號、年號之分,君臣有謚號之分,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其中謚號是對君、臣一生的奉獻進行蓋棺定論,有上謚、平謚、下謚之分。上謚是表揚類的謚號,平謚多為同情類的謚號,下謚為批評類的謚號。這些都屬于官方上的號,在民間人們取號,都是隨意而為,全憑喜好。
名、字、號之間的區(qū)別,名、字是由父親或者是尊長取定的,號是由自己取定的。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對于譜中人物的名、字、號,不可隨意把舊譜中的名隨意去掉,也不可把舊譜中的名、字隨意更換,繁簡替換,不然容易失去其本身的含義。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