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田谷埡彭氏,居住于湖南永順縣砂壩鎮(zhèn)官壩居委會田谷埡自然村。據(jù)《田谷埡彭氏支譜》(以下簡稱家譜)記載,祖籍為江西省吉安府安??h西鄉(xiāng)十三都(明清時建制),小地名南溪(南家田),為敦敘堂彭氏。始祖忠泰公由鄱陽濱田官安成州判,居住安城高街,傳十一世,紹可公徙居白石江南,又傳十世,璋之公徒居南溪,是稱惇敘堂彭氏。再傳十世,九世祖清訓公膝下五子:照古、匡元、光志、光遠、光顯兄弟五人從江西先后徒居外省。家譜記載,長子照古徒居四川資州仁壽縣(缺乏詳考),四子光遠徒居湖南桑植田谷埡(清時建制田谷埡屬桑植縣轄地,后劃歸永順縣轄地)。其后,匡元,光顯,光志夫人攜子孫亦先后徙居田谷埡。家譜文字詳錄,“光遠公乾隆丁亥三月初八南溪生,年十六貿(mào)易于湖南桑植田谷埡,”按甲子與公歷推算,公生乾隆西亥年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年十六是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歲,公元1783年,這即是光遠公來田谷埡定居時間。
永順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田谷埡位于永順縣東北角,與桑植縣轄地接壤。這里地處澧水南源,是山區(qū)的一塊小坪壩。古時水路可行小舟,通澧水、入洞庭、進長沙;陸路有上四川、下湖廣的快馬驛道,交通較為方便。村寨依山傍水而居,山青水秀,遠離鬧市喧囂,社會環(huán)境相對寧靜,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饒,民生自足,民風淳樸,是一方宜居之地,光遠定居之后,其五弟光顯、三哥光志的家眷及子孫,還有二歌匡元相繼先后來到田谷埡定居。二哥匡元英年早逝無嗣。光遠、光顯、光志三大房,家道殷實,人丁興旺?,F(xiàn)如今田谷埡彭氏已發(fā)展有兩百多人口,是當?shù)氐囊淮蠹易?。其后人繼承先人傳統(tǒng),奮發(fā)圖強,業(yè)績顯著,在農(nóng)耕、貿(mào)易、求學、謀仕等方面各有見長,清時出過多位秀才、舉人、拔貢,現(xiàn)今高中生,大學生甚多,還有飄洋過海,出國留學的學子,學成回來為國家效力,還有從事工商實業(yè),高級醫(yī)師,國家公務員的各類人才,他們都受到族人和社會的愛戴。
田谷埡彭氏自江西來此地,于今已有二百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與當?shù)刂裢良易逋渥诮绦叛?、文化習俗、婚姻嫁娶、?jīng)濟生活等等,安全與土家族融合成一個共同群體,成為土家族大家庭中一員。同其他民族一道,團結(jié)奮斗,開發(fā)湘西資源,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族的字派是“恭寬信敏惠,為善慶有余,科甲承先澤,文章立大基?!奔遗稍从诮髂舷V“恭寬信敏惠為善最樂”九字。清光緒元年清訓公之孫錫五公編修《田谷埡彭氏支譜》時,認為“最字不便取名,將“最樂”二字更改,另續(xù)十三字,共成二十字(上文),沿用至今,恪守未改。
我族的家譜,是錫五公于清光緒元年乙亥年,公元1875年,根據(jù)南溪宗長韋軒先生于道光十年、庚寅歲,公元1830年編輯的南溪老譜,“援仿舊規(guī)”續(xù)成《田谷埡彭氏支譜》。時隔四十四年后,民國八年已末歲,公元1919年,惠瀚公亦“爰照舊章”進行第二次續(xù)修。1919年至今(2012)年已近百年,因種種原因,家譜未能續(xù)修。代遠年湮,譜斷牒殘,其間生卒之眾,均未及錄,后人不知其然。當今清平盛世,是編修譜牒的極好時機,壬辰年初,族人議定續(xù)修家譜,立即組織班子開展編修工作。
眾議之中,有一項重要事宜,就是尋根訪祖。自光遠公定居田谷埡以后,后人與原籍宗親往來不多。家譜記載可見的只有一次,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錫五與壽山二公回江西祭祖探親,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譜書中僅記錄“吳地省墓”渺渺四字,未注明詳情。年代久遠,人間滄桑,祖籍地名在當代地圖上已不可覓。我田谷埡彭氏子孫,久懷尋根之夙愿,卻失祭祖之舊路,悲哉。
幸好如今通訊發(fā)達,族人慶谷通過安福縣志辦等,查到當今的洋溪鎮(zhèn)田里村即是明清時的西鄉(xiāng)十三都之南家田。消息傳來,族人無比高興,我們與祖籍宗親是一家親,同宗共祖,血濃于水,時代再久,歲月再長,不忘血脈之根本,山岳再高,路程再遠,不改尋根之決心,于是推舉代表前往江西,付托重任有三:一是探親,二是祭祖,三是恭覽祖籍老譜,采集資料為修譜所用。
尋根之旅即將成行,行前短擬此稿,簡敘族情,供祖籍宗親了解我們這里的情況。
田谷埡彭氏壬辰歲修譜小組
公元二〇一二年三月八日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