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邑崔氏家譜修譜序言
國有史以明興替,家有譜以知傳承。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發(fā)展史,是聯(lián)系家族血脈的紐帶。家譜溝通了后世子孫與祖先的心靈世界,給人以心靈慰藉,既是家的根,也是家的魂,是留給子孫后代的傳家寶。家譜又稱族譜、宗譜、譜諜、家乘等,它記錄了一個家族生命的源頭、繁衍,以及傳承。家譜是一個家族以父系人物為中心內(nèi)容的家庭歷史.它不但記載了家庭成員的姓名、生卒、婚姻、傳承關系,還記載了家風家訓、族中名人,文影圖像,以及獨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家譜是家族的精神遺產(chǎn)和文化遺產(chǎn)。
修譜續(xù)世,乃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道,被歷代有識之士所重視,被譽為“不朽之盛事,經(jīng)國之大業(yè)?!八扔欣谧迦私逃谷巳俗鹄蠍塾?,遵紀守法;敦品勵學,奮發(fā)向上:又能使族人尊祖敬宗,慎終追遠;聯(lián)親睦族,團結和睦。人人成為一個熱愛家鄉(xiāng)、為祖國爭光、為國盡忠的好公民。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是永恒的人生命題。家譜是解答這一命題的鑰匙,讓我們知道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往哪里走。清朝初年,大同總兵降將姜瑯叛清,多爾袞率八王平姜,屠城毀城。清順治九年(1652年)
重修大同城,我一世祖 積金于這一時期,從山西汾陽南關遣民到大同城東南25里解莊(解家莊)落戶生根,至今歷360多年,繁衍到第十七代。
飲水思源,知本憶祖。人不知祖,何異禽獸。今四修家譜,續(xù)祖序、明世系、聯(lián)親族、傳家風。使我崔氏子孫讀譜知祖則思所以孝,知族則思所以睦,知墳塋則思所以祭,知婚嫁則思所以別。
盛世修史,族興修譜。今喜逢盛世,政通人和;國富民強,家族興旺;尋根問祖,人心思源,已成潮流。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革,特殊的時代賦予我們特殊的使命,讓我們擔負起了續(xù)修家譜的重任。也是完成七世祖 仰乾創(chuàng)譜時對后代子孫的囑托。面對古老的祖先,我們是一代新人;面對無盡的后人,我們又是祖先。我們站在祖先與后人之間,挑起了續(xù)修家譜的重任,真實地記錄家族的發(fā)展與繁衍,弘揚家風,繼傳家訓,承祖輩之賢德,勵后人之志氣。上無愧于祖先,下對得起后輩。我們站在歷史與未來之間,做一塊厚重的鋪路石,不負歷史,笑對未來。
參天之木,必懷其根;滔滔江河,必懷其源。木有本則榮,水有源則長。而家有譜諜,則可追根溯源,承上啟下,使昭穆有序,世代相傳?!对埔卮奘霞易V》于大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七世祖 仰乾創(chuàng)修.大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九世祖 登貴、登魁重修,十一世祖 吉林珍藏傳承。中華國民九年(1920年),居于解莊老家的十世祖修,由其妻珍藏傳承。1995年,由十一世祖 玉璽、十三世祖玉建、安文,在1920年譽修本的基礎上續(xù)接和補充,他們?nèi)烁髯允殖环菡洳?。這次續(xù)修家譜,以1865年重修本為藍本,參考1920譽寫本和1995年的補修成果,并綜合本人自2011年至2018年八年來,在大同市平城區(qū)新榮區(qū)、解莊、鎮(zhèn)虜堡村,以及內(nèi)蒙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集寧區(qū)、托克托縣采訪崔氏族人資料;又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采訪了遼寧阜新市、四川遂寧市、內(nèi)蒙武川縣等族人而慕寫。它既保持了與原譜的續(xù)接,又使內(nèi)容得以拓展,增加了新條目,更加詳實全面,基本上涵蓋了已知的云邑崔氏族人。此譜面世,定能使我族不論世居祖地舊宅,還是遷居異地他鄉(xiāng),人人皆可查閱尋根問祖,代代均能增補鋪陳接續(xù)。既有益今世,又澤被后人。
此次修譜,上溯一世祖徙云原因,下敘世系,昭穆有序,略遠詳近;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是紀念祖德宗功,弘揚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啟迪后代,奮發(fā)圖強,為祖爭榮,為族爭光的好教材,是留傳子孫后代的精神財富。家譜在手,其用無窮,請珍惜和妥善保存。
誠可昭示族人,永垂后世,是為序。
崔氏十二世孫文瑋頓首拜書
公元二〇一八年六月吉日
農(nóng)歷戊戌年仲夏谷旦
(修譜序言摘自云邑崔氏家譜)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